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小腿“抽筋”的難忘經歷,那種疼痛讓人很難忍受,于是大家就很好奇,人為什么會抽筋?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抽筋?怎么能避免抽筋呢?本文為大家整理了人抽筋的原因,以及避免抽筋的方法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![]() 什么是抽筋? 在弄清人為什么會抽筋之前,我們要知道什么是抽筋。 抽筋,也叫肌肉痙攣。詳細點說,就是肌肉發生不自覺地突發地強直性收縮,伴有很強的疼痛感。最多見于腓腸肌,也就是小腿肚抽筋。當然,除了小腿,足部也是經常發生抽筋的部位,而大腿相對少些。 ![]() 人為什么會抽筋? 1、缺鈣:其實缺鈣的說法并不完全正確,正確的的說法是電解質失衡,也就是肌肉的正常收縮和放松依賴于血液中電解質(礦物質)的平衡。當然,不僅“缺鈣”引起抽筋,低鈉、低鎂、低鉀也都會引起抽筋。 2、受涼:若是睡覺時沒有注意做好保暖,可能會導致局部受涼引起肌肉緊張,導致痙攣,需要注意根據室內溫度選擇合適的被子。 3、姿勢不良: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睡覺,可能會導致一側的腿部過度受到壓迫,引起局部血液循環不暢,出現肌肉痙攣的表現,應注意變換體位。 4、腰椎間盤突出癥: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,可能與久坐有關,患病后下肢肌肉會長期受到異常,引起痙攣,也就是俗稱的抽筋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布洛芬膠囊、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塞來昔布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。 5、靜脈曲張:本病通常好發于下肢,會導致下肢組織缺血,引起肌肉痙攣、疼痛等。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通過交通靜脈結扎術、靜脈瓣膜修復術等方法進行治療。 ![]() 如何預防抽筋? 預防的關鍵在于針對上述常見誘因采取措施: 1、充分補水:尤其是在運動前、中、后以及炎熱天氣下,要保證足夠的液體攝入,從而維持電解質平衡。 2、飲食均衡: 多吃富含鉀(香蕉、橙子、土豆、菠菜)、鈣(奶制品、深綠色蔬菜、豆制品)、鎂(堅果、種子、全谷物、深綠色蔬菜)的食物。 3、運動前要預習:運動前進行5-10分鐘的動態熱身(如慢跑、開合跳、關節活動),提高肌肉溫度和靈活性。從而減少抽筋的概率。 4、避免肌肉過度疲勞: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長,給身體適應的時間。避免突然進行超出平時負荷的劇烈活動。 5、改善血液循環: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(久坐、久站),定時活動身體和變換姿勢。睡覺時注意保暖,尤其是腿部。 ![]() 抽筋嚴重了會怎么樣? 大多數抽筋雖然疼痛劇烈,但持續時間短(幾秒到幾分鐘),緩解后通常沒有嚴重后果。然而,在某些情況下,抽筋也可能帶來問題: 劇烈疼痛和活動受限: 嚴重的抽筋會導致肌肉極度僵硬和劇痛,使人無法活動,如在游泳時發生可能導致溺水風險。 肌肉損傷: 極其劇烈的痙攣可能導致肌肉纖維撕裂,引起肌肉拉傷甚至斷裂,伴有持續的疼痛、腫脹和淤青。 橫紋肌溶解癥: 在極少數情況下,嚴重的、長時間的肌肉痙攣(尤其是伴隨劇烈運動、高熱、脫水或藥物/毒素作用)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。肌肉細胞大量壞死崩解,釋放肌紅蛋白等物質進入血液,可能堵塞腎小管,導致急性腎衰竭。這是非常嚴重的并發癥,需要緊急醫療處理(癥狀包括抽筋后肌肉極度疼痛無力、尿液呈茶色/可樂色)。 潛在嚴重疾病的信號: 頻繁、嚴重、難以緩解或出現在不常見部位的抽筋,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(如ALS、神經根壓迫)、嚴重電解質紊亂、外周動脈嚴重狹窄或代謝性疾病的信號,需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。 發生腿抽筋時怎么辦? 一旦發生腿抽筋,不要驚慌。如果是在躺著的狀態,可以馬上坐起來,伸直發生抽筋的腿,用手去扳住腳趾,用力往身體方向拉,這樣可以幫助拉伸痙攣的肌肉,使其盡快放松下來;也可以讓身邊的人幫忙按摩抽筋的部位,緩解肌肉緊張。要是在站立等其他狀態下抽筋,要盡快找地方坐下或者扶住支撐物,再按照上述方法進行處理。 ![]() 何時需要就醫? 抽筋非常頻繁(如每周多次或每天發生)。 抽筋極度疼痛或持續時間很長(超過10分鐘)。 抽筋導致明顯的肌肉腫脹、發紅或皮溫升高。 抽筋后肌肉持續無力。 抽筋伴隨麻木、刺痛感。 抽筋后尿液顏色變深(茶色/可樂色)。 抽筋出現在不常見部位(如面部、頸部、背部)。 懷疑抽筋與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。 存在潛在的嚴重健康問題(如腎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外周動脈疾病)。 一般來說,偶爾抽筋沒什么問題,但如果經常發作且持續時間較長,應及時就醫檢查。 |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