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、歲月更迭,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磐《朝天子·詠喇叭》原文及翻譯注釋,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![]() 《朝天子·詠喇叭》原文
《朝天子·詠喇叭》
王磐
喇叭,嗩吶,曲兒小腔兒大。官船來往亂如麻,全仗你抬聲價。(嗩吶 一作:鎖吶; 聲價 一作:身價)
軍聽了軍愁,民聽了民怕。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?(甚么 同:什么)
眼見的吹翻了這家,吹傷了那家,只吹的水盡鵝飛罷!
《朝天子·詠喇叭》譯文
喇叭和嗩吶,吹的曲子雖短,聲音卻很響亮。官船來往頻繁亂如麻,全憑借你抬高名譽地位。
軍隊聽了軍隊發愁,百姓聽了百姓害怕。哪里會去辨別什么真和假?
眼看著使有的人家傾家蕩產,有的人家元氣大傷,直吹得江水枯竭鵝飛跑,家破人亡啊!
《朝天子·詠喇叭》的注釋
朝天子:曲牌名。
喇叭:銅制管樂器,上細下粗,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擴張,可以擴大聲音。
嗩吶:寫作“鎖吶”,管樂器,管身正面有七孔,背面一孔。前接一個喇叭形擴聲器。民樂中常用。
曲兒小:(吹的)曲子很短。
腔兒大:(吹出的)聲音很響。曲兒小腔兒大是喇叭、嗩吶的特征。本事很小、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。
官船:官府衙門的船只。
亂如麻:形容來往頻繁,出現次數很多。
仗:倚仗,憑借。你:指喇叭、嗩吶。抬:抬高。
聲價:指名譽地位。(宦官裝腔作勢,聲價全靠喇叭來抬。而喇叭其所以能抬聲價,又因為它傳出的是皇帝的旨意。矛頭所指,更深一層。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臉。)
軍:指軍隊。愁:發愁。因受攪擾而怨忿。舊時皇帝為了加強對軍隊統帥的控制,常派宦官監軍,以牽制軍隊長官的行動,十分討厭。
哪里:同“那里”。
辨:分辨、分別。
甚么:同“什么”,疑問代詞。共:和。
眼見的:眼看著。
吹翻了這家: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傾家蕩產。
吹傷了那家:使有的人家元氣大傷。
水盡鵝飛罷:水干了,鵝也飛光了。比喻民窮財盡,家破人亡。這是宦官害民的嚴重后果。水盡鵝飛,“官船”就不能長久來往,這也是對最高統治者的警告,比喻家破人亡。
作者簡介 王磐(約1470年~1530年)稱為南曲之冠。明代散曲作家、畫家,亦通醫學。字鴻漸,江蘇高郵人。少時薄科舉,不應試,一生沒有作過官,盡情放縱于山水詩畫之間,筑樓于城西,終日與文人雅士歌吹吟詠,因自號“西樓”。所作散曲,題材廣泛。正德間,宦官當權,船到高郵,輒吹喇叭,騷擾民間,作《朝天子·詠喇叭》一首以諷。著有《王西樓樂府》、《王西樓先生樂府》、《野菜譜》、《西樓律詩》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: 1、“黃庭堅《滿庭芳·茶》”的原文翻譯 2、“陸游《東湖新竹》”的原文翻譯 3、“辛棄疾《賀新郎·賦琵琶》”的原文翻譯 4、“納蘭性德《一叢花·詠并蒂蓮》”的原文翻譯 5、“杜甫《嚴鄭公宅同詠竹》”的原文翻譯 |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