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大家都關注到了內蒙古新高考改革的相關信息,那么,內蒙古新高考改革“3+1+2”模式什么時候開始使實施?實施“3+1+2”模式后高考有什么變化,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。![]() 內蒙古新高考改革“3+1+2”模式什么時候開始使實施? 從2022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,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(以下簡稱合格考)和選擇性考試(以下簡稱選擇考)。合格性考試從2022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,依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由自治區統一安排。選擇性考試從2025年起,每年組織1次,與全國統一高考同期進行,由自治區統一組織實施。 “3+1+2”模式下高考總分是多少? “3+1+2”模式下,考生文化課總成績滿分為750分。其中,“3”即語文、數學、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,不再分文理科,試卷為全國統一命題,每門滿分均為150分。 “1”和“2”為學業水平考試中的選擇性科目,試卷由自治區統一命題。 “1”就是考生在物理或者歷史科目中選擇其中1門作為首選科目,每門滿分均為100分,以卷面原始分計入高考文化課總成績。 “2”就是考生在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學、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門作為再選科目,每門滿分均為100分,按等級轉換分數計入高考文化課總成績。 “3+1+2”模式和傳統的文理分科有什么區別? 一是目標導向不同。“3+1+2”模式既體現了物理、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,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,也更加尊重學生的選擇,挖掘學生的特長,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,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。 二是選擇科目組合不同。“3+1+2”模式,考生可根據個人愛好、興趣、特長以及擬報考學校和專業的招生要求,共有12種組合方式可供學生自主選擇,增大了考生的選擇面。傳統文理分科僅有2種固定的組合供考生選擇,其中,文科考生只能選擇思想政治、歷史、地理1種固定組合,理科考生只能選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1種固定組合。相比較而言,新模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,而且促進了文理交融,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、為其所好、考其所長的原則,更加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,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多選擇機會。 三是考試內容不同。“3+1+2”模式中,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、數學、外語3門科目考試時不分文理,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完全一致,而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,試卷的內容和難度則是有區分的。 四是考試分值和計入總成績的方式不同。“3+1+2”模式中,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、數學、外語每科滿分150分,首選科目的物理、歷史每科滿分均為100分,考試成績均按卷面原始分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;再選科目的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學和生物學每科滿分均為100分,考試成績按等級轉換分數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。傳統文理分科的總成績則全部以卷面分計入統一高考成績。 五是命題主體不同。“3+1+2”模式下,語文、數學、外語3門科目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,“1+2”選擇性考試科目由自治區統一命題。我區傳統的文理分科則全部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,由教育部統一命題。 ![]() “3+1+2”模式如何招生? 在招生錄取方面,2025年開始,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采取“兩依據、一參考”模式,一是依據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、數學、外語3門科目成績;二是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。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據,是“新高考”的一大亮點,旨在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,避免發生嚴重偏科,并為高校選拔人才創造條件。 什么是合格性考試? 合格性考試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,涵蓋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思想政治、語文、數學、外語、歷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、信息技術、通用技術、藝術、體育與健康13門科目。考試按照教學進度,學完即考、隨結隨考,考試成績以合格、不合格呈現,成績不計入高考總成績,合格者頒發高中畢業證書。 什么是選擇性考試? 選擇性考試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,與全國統一高考同期進行,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。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、歷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6門科目。普通高中在校學生應在相應科目成績“合格”后的基礎上報考選擇性考試科目。 內蒙古新高考改革“3+1+2”模式什么時候開始使實施?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,希望大家關注高考欄目,我們為大家提供了高考的最新資訊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 推薦閱讀 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(完整版) 高考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 高考志愿填報入口 各地高考分數線一覽表 今年高考考生多少人? |




